close

如果在醫院順利生下小寶寶
醫院會對新生兒作初步的檢查嗎?
如果有的話
會檢查哪些項目?






eakfix">



※針對剛出生六天之內的新生兒,所做的健康檢查,除了基本的身長、體重以及頭圍之外,醫師還會檢查與詢問新生兒的營養狀態,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觀察:

(1)短期指標即為是否脫水。
‧嘴唇是否乾燥?哭泣會不會流眼淚?近幾天的尿液量是否達到一定程度?
‧此階段寶寶的水分來源就是從喝ㄋㄟㄋㄟ,只要奶量充足,水分攝取就會足夠。

(2)中長期的指標就是觀察體重以及活力狀況。
‧醫師還會檢查新生兒的瞳孔是否有灰白色,以判別有沒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可能性。
‧檢查耳朵外觀及用耳鏡檢查耳朵內部有沒有問題。
‧將手指放在寶寶嘴角附近,刺激寶寶的尋乳反應,這也是一種新生兒的原始神經反射。
 

《新生兒聽力篩檢》
‧只觀察嬰幼兒對聲音的反應,而不使用聽力儀器來做檢查,只能診斷出大於60分貝雙側中度聽力損失,即使是在6~7個月大時,只利用觀察的方式來看寶寶對聲音的行為反應,也是無法正確診斷出有聽力損失的問題,所以,一定要聽力檢查的儀器,才能正確診斷出寶寶的聽力是否損失。
‧自從101年起政府全面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,出生後醫院就會檢查,如果未做到的寶寶,請爸比媽咪在寶寶出生滿3個月以前,至篩檢醫院接受篩檢。透過早期篩檢發現異常,可以矯正或手術方式來改善,日後較不會影響發展,尤其是語言發展的部分。


《髖關節篩檢》
‧髖關節是連接骨盆及大腿的關節,臺灣1000名新生兒之中約1~2位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,在嬰兒會以關節鬆脫來表現,長大則有髖關節脫臼、長短腿、終身跛行、退化性關節炎…等長期病痛。
‧髖關節發育不良早期並無明顯症狀,也不會痛,若是寶寶有大腿外張受限、長短腿、髖關節動作時有聲響…等現象,就應特別留意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lly82b010 的頭像
    molly82b010

    《真愛黑白配》

    molly82b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